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数字非遗>>非遗技艺>>正文

抬阁

2019-09-27  点击:[]

 

  古怪机灵的孙悟空、英姿飒爽的穆桂英、辛劳苦命的李三娘……11月30日上午,安阳县曲沟镇的集市上锣鼓喧天,唢呐声声。3岁到6岁戏曲装扮的小演员有的脚踩活鸡,有的足踏剑尖,在2米多高的台子上潇洒自如地表演着优美的动作,让人叹为观止,啧啧称奇。为喜迎庙会,镇上的抬阁艺人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为众人献上了一场民俗艺术的饕餮盛宴。

  1表演 一方一故事,抬阁展万象

  当日一大早,村民们就开始忙碌了。大家欢聚一堂,为“金童”、“玉女”进行装扮。装扮好的孩童被架上抬阁,收起脸上的稚嫩,取而代之的是表演前的专注和兴奋,大人们则仔细地对道具进行最后的检查。

  鼓乐声起,村民们抬起抬阁,浩浩荡荡,边走边演,场面恢宏。抬阁上更是好戏连连。身着戏服、脸图油彩的小演员站在阁上表演,不断根据戏剧、故事情节,舞刀弄枪、拂尘甩袖。只见一名男孩用手举着一对流星锤,托起了两名小女孩。后面紧跟着的两名小演员一边推着石磨,一边不时将谷物推进磨盘当中,石磨上还立着一只神气十足的大公鸡,公鸡上面竟然还站着一位漂亮的“小仙女”,“小仙女”不时地舞动着衣袖,让许多围观群众笑得合不拢嘴。古老的道具、俊俏的儿童、热闹的表演引得人们争相追逐、拍照。

  “阁”上的表演者由儿童担任,一是因为他们体重较轻,二是因为民间有儿童上“阁”表演可以受到神灵保佑的传说。在曲沟,参加抬阁表演是许多家长和孩子梦寐以求的事情。孩子能参加抬阁演出,常常会受到众人的羡慕或宠爱。鲁迅先生在他的《朝花夕拾》一书中,也流露出他儿时多么希望能参与抬阁表演的心愿。在豫北民间至今仍流传有“女孩上过装,婆家不用相。男孩上过装,媳妇随便相”的俗语。

  土生土长的抬阁艺人将本地的风土人情、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融会贯通。曲沟抬阁传承人张永顺告诉记者:“一方抬阁,就是一个流动的舞台。每方阁上都有一出戏,代表了我们对中国戏剧文化的传承。”

  2溯源 孔子改村名,抬歌表谢意

  浩浩荡荡的演出队伍在经过曲沟镇中心广场的孔子石像时停下了脚步,活灵活现的舞狮精彩上演,像是为了祭奠孔圣人。在曲沟,几乎人人都能说出孔子和曲沟的渊源。张永顺就给记者讲述了这个在曲沟广为流传的故事。

  据张永顺介绍,春秋时,曲沟位于赵、魏两国之间,连年战事不断,故被人称为“干戈沟”。相传2000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时途经此地,听弟子说该地名叫“干戈沟”,反对杀伐的孔子闻“干戈”而不悦。见到村民饥寒交迫,在得知这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后,以“仁”布道天下的孔子认为,要从根本上解除他们的疾苦,必须消灭战争,施行仁政。接连几日,孔子携弟子向村民讲仁、义、礼、智、信,讲人际和谐,村民们深受启发。

  一次,谈论到“干戈沟”这个名字时,村民们认为“干戈”二字象征战争,意思欠佳,他们一致要求孔子给“干戈沟”改名。孔子有感于当地民风淳朴,就使用老家曲阜之“曲”字取代“干戈”二字,将“干戈沟”改名为“曲沟”,希望当地今后再无干戈。从此,“曲阜”和“曲沟”结下了不解之缘。临行时,孔子还将随身所带的一些丝织物品赠送给村民。据说,“化干戈为玉帛”的成语即源于此。

  临行时,曲沟的百姓对孔子一行依依不舍,为表达对孔子的感激之情,村民击鼓相送,并选择唱歌唱得好的几位女童放声高歌。眼见他们越走越远,为了让远去的孔子仍能看得到歌者,人们就让女童站在桌子上唱,众人抬着桌子前行。许多年过去了,村民们在欢庆佳节时,仍然延用欢送孔子的方式庆贺。因为女童是被抬着唱歌,故称为抬歌。抬歌即是最早的抬阁。

  “抬阁因和孔子有关,所以被历代曲沟人引以为耀,历经2000多年而不衰。”张永顺说。

  3演变 抬歌变抬阁,暗中藏玄机

  观看抬阁时,往往很多年轻人和外地人都会歪着脑袋看,因为他们始终不明白,参加表演的孩子们为什么能站在细细的支架上。人们看到的是一场完美的演出,背后却暗藏玄机。

  原来,抬阁的奥秘就在“以虚为实,以实为虚”上。尽管孩子们的双足看上去是踏在大活公鸡、双剑尖角、托盘瓷壶、玻璃鱼缸上面,其实那并不是真正的着力支撑点。真正的着力支撑点全在隐而不露的“芯子”上。张永顺介绍说,“芯子”是支撑演员的抬阁骨架,也是抬阁的绝妙之处。

  最初,村民为了给孔子送行,歌者在桌子上站着唱歌,是以“歌”为主体。秦朝时,抬阁艺人发明了木制花木、木制动物,让歌者站在木制的器物上,仍然边走边唱,这就是抬阁的木制阶段。到东汉末期,全国的陶瓷业很发达,于是,人们烧制了陶器,将其当作抬阁的另一种骨架,同木制骨架混合使用。唐朝时,有人提出了用青铜制作抬阁骨架,但因其造价太昂贵,人们只好选择以铁为原料制作抬阁骨架。

  明代是抬阁的盛行时期,也是抬歌转变为抬阁的关键时期。明清时期,曲沟人用很大精力研究抬阁,并将抬阁的骨架变成了铁“芯子”,通过戏服和道具的遮掩,营造空中楼阁的视觉效果。演员也增加成为两个甚至更多,每一架抬阁上都表演了一个故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阁”的不断增大,阁的行走表演也从人抬演变为人抬为虚、阁固定在车轮上为实。

  “芯子”凝聚了曲沟人的智慧。制作“芯子”是老艺人的绝活儿,很多“芯子”一直沿用至今。张永顺说,儿童之所以可以站立在一只活的大公鸡上,全靠“芯子”。用铁制的“芯子”从公鸡的腿部穿过翅膀,让演员站到上面。演员的脚部、腿部和胸部的“芯子”用服装遮盖住,公鸡的腿部、翅部的“芯子”用另一只事先杀取的公鸡的脚和羽毛遮盖,从而做到以假乱真。孩子的身体被牢牢地绑在“芯子”上,十分稳妥,加上曲沟娃从小就训练有素,连续表演一两个小时都没问题。

  “别小看‘芯子’,那是铁匠们数日汗流浃背制作出来的。铁匠花费十天半月打一副‘芯子’,有时打成了,试阁后发现有毛病,就马上修改,改好再试。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直至完美。于是,才会有惊、奇、险的表演展现在观众面前。”张永顺说。

  4发展 多派系斗技,村民喜传承

  随着抬阁的蓬勃发展,几大派系逐渐形成。各派系之间既有团结,又有比拼,既要发展,也要约束。各抬阁社都有自己的名牌抬阁,不得复制。由于各派系的强劲发展,使用的道具也逐渐增多,动物类有鸡、猴、狸、鸟、鹤、蛇、鱼、蚌等;植物类有花、草、藻、蔬、果、菜、禾等;器物类有磨、碾、船、缸、钻、瓶、旗、幅、织布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声、电、光等也用到了抬阁上,抬阁制作更加精美,表演效果更加逼真,展现内容更加丰富。

  现在,曲沟有7家抬阁社,100多架抬阁,逢年过节都要有抬阁表演会。据村民介绍,届时家家户户都会接待来看抬阁的亲戚朋友。等看完抬阁表演,亲戚走时,缸里的米面已被吃光,所以至今当地村民还把抬阁表演会称为“克瓦缸会”,由此足见抬阁演出之盛况。

  5岁的小演员刘沛瑜高兴地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次上阁演出。为了能参加表演,他和妈妈一大早就起来作准备。刘沛瑜的母亲说:“谁家的孩子能上抬阁表演,全家人都感到光荣!”今年73岁的刘玉田在抬阁社打鼓已有三十多年。每年都要跟着艺术团到全国各地演出。“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变,抬阁表演虽然还是那个民俗味儿,但表演越来越精彩,技术越来越精湛。这多亏了我们的领头人张永顺!”刘玉田说。

  今年62岁的张永顺是曲沟抬阁的主要传承人。自从1980年接触抬阁后,他就与抬阁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将全部精力奉献给抬阁的发展。在他的管理下,曲沟抬阁经常外出表演,名气逐渐大了起来。在大众面前,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完美的领头者、一个成功的幕后导演,谈起这么多年的艰难历程,张永顺十分激动:“多亏了支持抬阁发展的村民们!”看着正在表演的男女老少,张永顺脸上难掩感激之情。

  说起传承人,张永顺眉开眼笑地说:“我们这里既有3岁的孩童,也有70多岁的老者。他们在闲暇时间还组织老艺人向一些新人传授技艺。在传授当中,每一招每一式都教得那么认真,让曲沟抬阁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光大。曲沟抬阁是曲沟人智慧的结晶,把它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这不是一个梦想,而是已经成真的现实。”

  链接 抬阁的表演形式

  如今,每架抬阁上的人数可达五位以上,演员分立于不同造型层次的道具之上。因剧情而设置的道具可旋转、飘移及呈现多种奇观,形象逼真。抬阁的表演形式主要分为四种:一是转阁,即抬阁上的人物能走圆场,或在空中自动旋转,如《李三娘推磨》、《王大娘扒缸》、《游西湖》等;二是云阁,即抬阁上的人物悬空,如腾云驾雾般,如《西游记》等;三是灯阁,即在夜晚表演时,巧置灯具,如《唐王游月宫》等;四是水阁,阁上置流水飞瀑,如《水漫金山》等。抬阁还有两蓬、三蓬之分,即阁上人物设立的层次为两层或三层。如《蟠桃园》为两蓬阁,上蓬为孙大圣,下蓬为众仙女;三蓬阁如《真假美猴王》,上蓬为如来佛,中蓬为真猴王,下蓬为假猴王。在抬阁表演的过程中,常穿插有助兴表演,高跷、小车、旱船、跑驴、大头人、秧歌、唢呐等民间艺术节目相伴相间而行,使表演更具连续性、立体感。(安阳网 爱爱爱王珊 文/图)

上一条:烙画 下一条:王家酥烧饼